不只是怪,可能是病了

書名:不只是怪,可能是病了: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
作者:劉震鐘

學校或職場、愛情或親情、牽涉金錢或人際糾葛的各式壓力,所帶來高低起伏、五味雜陳的情緒反應,甚至干擾日常生活,是病嗎?真正的「自閉症」並不是個性內向害羞、不喜歡與人交際往來,而是從小就陸續浮現語言及社交發展障礙。

在病和非病,有很多因素交互作用,「原本的個性、目前生活情境、內心糾結已久的困擾」,互相影響,導致診療判斷失誤;未與當事人直接澄清,只憑社會新聞、網路傳言、小道消息來推論當事人患了什麼病,很不可取;有位非常愛買東西的人,家裡堆滿了東西,當事人覺得買東西能讓自己開心,這些獨特的行為,只要不妨礙到別人,是怪是病都不打緊;「怪(精神疾病)」讓人擔心,就去看診吧,至於是不是「病(精神病)」,就留給醫生評估吧;年輕人自填「憂鬱症量表」發現分數很高,詳細問診後,發現年輕人只是求好心切,原則上不構成焦慮症或憂鬱症;毌需太執著得了「某精神病名」,更值得關注的是,「實際的問題與症狀能不能獲得解決」;重要的是社會適應、生活功能有沒有受到影響,以及影響到什麼程度。

「整天足不出戶,看起來不正常,那反過來,整天在外頭的拚命三郎是否也是不正常?」;白天不敢去工作,躲在家裡茫然打發時間,夜深人靜,幻覺與妄想異常清晰,只能一個人孤單無力和這些周旋,常常失眠;「親人與病患共處」,精神分裂症的家人都經歷漫長的努力、等待、期盼、挫折、憤怒、恐懼、妥協,也許又復發,承受永無止境的擔憂;對人際互動、聲音、言語、情緒等都變變加倍敏感;精神病是生理上的某些特質在心理適的過程中,遇到壓力超過可以正常運作的臨界值時,而出現的精神功能障礙;精神分裂症常有缺乏動力、持續力不佳、社交能力下降、認知功能退化等問題,而讓做事時的執行功能、問題解決能力、挫折忍受度和情緒調節等方面受到影響。偏偏外表卻好手好腳、耳聰目明,說是生病,別人不見得相信,還可能覺得只是懶惰、裝病。

輕微精神病症候群(不是精神分裂症前驅期):還未到精神病那麼嚴重,診斷具體項目(幻覺、妄想、混亂言行),嚴重度(未明顯影響現實感,不到精神分裂症),發生時間(一年才出現或明顯惡化),出現頻率(一個月平均每週出現一次以上),造成個人不適及功能下降,不發生精神病的機會還是很大;職場受了委屈,抗拒上班,反應激動,多少可以理解,總不能因為變得退縮孤立、對聲音敏感、曲解媽媽好意、情緒失控,就擔心是精神分裂症的高風險期吧;不用「及早治療」,而是「及早介入處置」,這不是趕快長期用藥治療(在現實感未明顯脫節前),而是可以放在調整目標、排除及抒解過大的壓力。

遇到郎有情妹無意的追求受挫者,不要激怒對方,不要讓他繼續有想像空間,「冷處理」是最佳的解法;失智症很難用道理說服老人家,爭辯只有讓彼此更生氣,不如試著用其他的話題轉移注意力;「精神分裂症(妄想,各別當面澄清便無法自圓其說)」也叫做「思覺失調症」;「多重人格疾患(附身)」也叫做「解離性人格」;「關係意念」是把不相干的外在現象,解讀成是針對自己發出的訊息,例「旁人捏鼻子,就認定是自己身上發出臭味」;「關係妄想」是很難用道理說服「旁人不是像他所想的那樣」。

每個人的體質(遺傳、生理、生理),當對某些壓力特別敏感,比方同樣遭受打擊,復元能力強的人,短時間浴火重生,多數的人需要一段時間沉澱,才能重新出發,部分先天不良加上後天失調的人,可能就一蹶不振;當體質脆弱性碰上超出承受範圍的壓力,精神就容易生病,精神出問題,類似電腦當機,當機了就要維修重整,就像肉體可以透過鍛鍊而強化,精神也一樣,保持健康生活習慣、適當休息、適度挑戰、自在與他人社會連結,保有一定的彈性來應對外界變化。

一般人面對不治之症,通常要經過「震驚否認、生氣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沮喪逃避」等心路歷程;精神病是「腦子生病,表現在情緒、行為、認知、衝動控制、現實感判斷方面的異常症狀」,治療後有機會得到改善;精神病患者「若不吃藥,病情容易不穩、惡化、復發」,用藥是「治療」,而非「抵癮」;不需要把藥物視為「控制」的工具,試著把藥物當成「協助康復」的利器,這樣對穩定病情很有幫助;「是否向雇主或同事透露自己的病情?」:明白「量力而為」的重要,清楚了解自己可以做些什麼、無法做到什麼,這才是和雇主溝通的重點;很多家人或朋友在聽聞親人罹患精神病,也會經歷一段心理歷程,有時「無法接受」的情緒反應,甚至比患者本人還嚴重(例如:認為病人不該有任何壓力,不讓患者找工作,相反的看不慣病人整天在家無所事事,言詞間總是故意刺激),反而造成患者的另一壓力。

鍛鍊抗壓性:選擇一個比現在的自在狀況稍微困難一點的任務來嘗試,才能在實務面和心理層面學到新的技巧、得到進階體驗,等能力提昇之後,再往上一級試探,若發現實在太吃力時,毋需過於勉強,暫時退一步,等時機更成熟時再試一下。